理论文章
【古艾新语】时刻保持在岗意识和在状态意识 ——浅谈作风建设
时刻保持在岗意识和在状态意识
——浅谈作风建设
一个地方的发展,干部是决定性力量,作风是关键性因素。应当说,我县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开拓进取、务实高效、勤奋敬业的,但在少数人身上也还存在着思想上自甘平庸、工作上办事拖拉、作风上自由散漫的现象。这些现象,实质上就是在岗意识不强、工作不在状态的表现。全省作风建设工作大会指出的“怕、慢、假、庸、散”五个方面问题,给了我们猛击一掌的警醒,全县各级干部必须极度重视,以知耻奋进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彻底祛除作风积弊。
整顿干部作风,归根到底要立足讲政治、讲忠诚、讲规矩,让每个岗位的节点都对上“蜂窝煤眼”,把事业的炉火烧旺。众所周知,“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单位都按照职能要求核定了一定的编制,设置了相应的岗位。可以说,每个岗位都是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平台,都担负着为民服务的责任。经过多轮次的机构改革,精简编制后仍然保留下来的这些岗位,每位干部务必倍加珍惜,时刻保持在岗意识和在状态意识,守好自己的那个“坑”。在岗意识,既是基本的职业操守,也是必备的道德要求。在岗还必须在干,在干必须在行,也就是说,既要在岗,更要在状态。
在状态才会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看一个岗位重要不重要,不是看岗位拥有多大权力、掌握多少资源,而是看岗位有多少作为、作出了多大贡献。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职能,都有其他岗位不可替代的作用,把“独特”二字用好了,把独特作用发挥到极致了,工作才会有业绩,组织和人民才会托付更重要的工作。如若“人在岗,神在外,心不在焉”,工作当然干不好,而且会变成尸位素餐,与菩萨无异。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当前,全省各地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担当作为容错机制与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也充分彰显了“不作为,就挪位”的导向,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进取的干劲、干事创业的热情,恪守职业道德,真正做到“在岗一定爱岗、在职必须称职、在任力求胜任”,绝不能出现“信号不在服务区”,让“去哪了”成为问题。
进入新时代,迈步新征程,我县部署了“新作风新形象建设年”活动,明确提出“忠诚勤勉、本领全面、事不避难、务实清廉”十六个字的总要求,既有利于党的事业发展,也有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忠诚勤勉,就是要忠于职守、老老实实做事;本领全面,就是要学以致用、善于能于做事;事不避难,就是要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做事;务实清廉,就是要脚踏实地、干干净净做事。当前,“占着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得过且过不能为,敷衍了事混日子”的行为已然没有生存土壤,定将成为被整治对象,受到严厉问责。我们要习惯于在遵章守纪中做好工作,习惯于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于在风清气正中干事创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倡导“岗位在哪,我就在哪”的工作作风,形成全县上下干部队伍激情满怀、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氛围。这样,才能在全省作风建设的“大考”中展示武宁干部风采,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征途中行稳致远。
“构建五大生态,打造三个示范”,不是一、两个“英雄”能独立支撑起来的。绿色崛起的进程中,全县上下没有旁观者,广大干部要时刻保持在岗意识和在状态意识,坚持以发展大局为重,以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为重,以“担当有为”激励自己,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建设“秀美富裕幸福的现代化山水武宁”创造新业绩、再铸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