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线
【最美母亲】汪和嫒
汪和嫒是澧溪文化站聘用职工,生于1958年8月,1978年与丈夫程德勇结婚,生有二男一女,每当提起她时,单位同事、当地群众和亲友邻居总是交口称赞,敬佩她是一位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孝敬公婆、关心丈夫、团结邻里、勤奋好学、敬业工作的好母亲。
不辞辛劳,勤俭持家
从结婚到八十年代,3个小孩相继出生,老大是女孩,另俩个是儿子,由于她自己没有工作,一家5口只有丈夫做一份临时工作,每月拿固定50元的工资。所以,自从3个小孩先后入学读书,尤其是2个儿子先后进入高中读书直至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家庭生活条件十分贫困。特别是每到开学报到期间,几个孩子的学费,会让家庭经济压力骤然增加。为了负担家庭生活开支,多年来,她在工地担过砖,帮供销社担货下过乡,当过售货员,养过猪,种过地。特别是在乡政府食堂做炊事员期间,由于丈夫常因工作下乡,她虽然怀孕8个多月,还时常要走半里多路并下到近百米的低洼地带担水5担以上。几十年来,是她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这个家庭挺过一道道经济难关。
孝敬公婆真情实意
长期以来,她对公婆敬如娘家父母,对丈夫的弟妹亲如娘家兄妹,每逢周末她都主动提出和丈夫孩子一起带上好吃的食物去公公婆婆家与她们相聚,每当重大节假日或每2个月都要买好很多菜,邀请兄弟姊妹们全家大小共20余人一道,去公公婆婆家加餐,自己动手炒菜做饭洗碗,让整个大家庭气氛其乐融融。公公八十多岁,脑血管病长期瘫痪在床近一年之久,她从洗脸洗脚到端茶喂饭样样都做。她对公婆,对家人的真情,受到全家及邻里的赞扬。
丈夫工作竭力支持
回想起那曾经历经的磨难,她禁不住要落泪。十几年前,正当俩个儿子先后考上武宁一中,处于学习的最关键时期时,她为了支持丈夫守住文化站阵地,解决边远山区群众看电视难问题,在当时没有政府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跑回娘家借来十余万元,投入到东林乡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中,后因全县有线电视网络大整合,在成本还没有收回一半的情况下,为了顾全大局,个人投入的十余万元资产全部无偿交出,这在很长一段时间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压力。对此,她并没有埋怨丈夫,而是选择了与丈夫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她不但省吃俭用,还时常要为了去县城一中给孩子送衣物和食品而找亲戚朋友借车费。
培育子女,言传身教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对幼小的孩子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刻骨铭心的。她在对待家庭、对待老人、对待兄弟姐妹、对待亲友同事总是抱着真诚,和善,友爱的姿态,处处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家庭教育中,从孩子心灵抓起,注重培养孩子勤奋好学,生活节俭,助人为乐,感恩友爱,坚韧自强的品格。孩子小时候偶然犯错误时,她总是怀以慈祥之心耐心教诲,与孩子交流、谈心时的语气就好比朋友一样。她特别关心孩子,但是从不一味地顺从、溺爱、纵容孩子的不良行为。她培养了3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除了懂事的女儿由于考虑到当时家庭经济压力坚持放弃上高中外,二个儿子均为研究生毕业。大儿子毕业于海南大学环境与资源专业,硕士学位,现留校任讲师。二儿子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机电专业,硕士学位,现就职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任设计师一职。
她的人格魅力,她的言传身教也深深的感染了她的儿女,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她的影响下,子女们个个都吃苦耐劳,勤奋努力。自小就形成了良好的品格,从初中开始,他们就凌晨5点起床读书,夜里11点才休息。高中时,每天吃咸菜馒头,兄弟俩的生活费加起来远不及班里大多数同学一个人多。但是他们依然做到刻苦读书,品学兼优。小儿子被昆明理工大学破格送读硕士研究生;特别是大儿子,不但学习成绩突出,自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读书时,没间断地持续担任班长或学生会干部职务。考上大学后就自立自强,上学期间勤工俭学,在食堂打饭菜、端盘子,到了暑假就利用自己所学之长打工挣钱。不仅没有耽误学业,并且还学有所成,被保送公费读研,后留校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并且兄弟俩都在大学本科毕业之前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邻里同事和睦相处
在与同事和邻里相处时,她总是做好见面热情招呼、有难积极相助、空闲拉拉家常,邀同事、邻居逛街、购物,常请朋友、邻居来家里做客等。偶然遇到误会时总是给予对方多一份宽容、理解,少一份猜疑,时而日久相互信任得到了加深,所以,长期以来她与单位同事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处理的非常融洽。
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她现在的工作是一份临时聘任工作,每月只有一千多元工资,照她的话说不管待遇高低,只要端了这个饭碗,就要承担这份责任。虽然年近花甲,为了适应工作,十年前她就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电脑,很快掌握了五笔字形输入法,电脑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软硬件的应用,许多来办事的群众看到她娴熟的业务操作能力时都绝口称赞。
慈母育英才,汪和嫒用自己优秀的品质与精神影响了下一代,教会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甘于吃苦、勇于拼搏、乐于奉献。她用实际行动和几十年的辛勤付出传承了中华民族良妻贤母的优良传统,为家庭、为祖国培养了好子女好国民,她无愧于贤母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