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两会聚焦】多位政治局常委两会谈反腐三大关键词引关注
原标题:【两会】多位政治局常委两会谈反腐三大关键词引关注
【编者按】今年两会上,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多个场合提及反腐话题,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梳理发现,其中有三大关键词值得关注。
关键词一:“关键少数”
3月5日下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并在听取代表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谈到从严治党时,习近平指出,现在“关键少数”都变成热词了,就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无独有偶,3月8日,刘云山到贵州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也同样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在从严管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真正严到底、严到位、严到要害处。要在思想教育上严起来,切实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党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点评:对于“关键少数”,检察日报曾给出解释,是指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是事物的最精华部分,在发展过程中作用最大但数量极少,是引领发展的最大优势。从严治党,关键是第一责任人,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其身正,不令而行。“一把手”发挥好第一责任人作用,作风建设就能事半功倍。从作风建设延伸到廉政建设的高度上来讲,关键的少数廉政与否,直接关系次要的多数的廉政。
关键词二:“政治生态”
3月6日上午,习近平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说,抓作风建设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他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因此,必须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
3月9日,习近平在吉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次强调,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同日,刘云山参加湖南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的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更好地激发党员干部的正能量。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经常开展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防止批评的“利器”变成“钝器”。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点评: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良好的政治生态,可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可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可以集中精力、形成合力。
关键词三:“纪律规矩”
3月5日,俞正声参加湖北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要提出明确具体的党纪党风要求,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的标准不能降低、力度不能减弱,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绝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同日,王岐山参加北京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依规治党首先要把党规党纪的篱笆扎紧,把领导干部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纪律是管党治党的尺子,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党章和其他党规中的纪律要求整合概括,使之具体化,让党的纪律明确规范、完整系统。
王岐山指出,无数案例表明,领导干部往往是从违纪开始、进而违法。守纪律是底线,讲规矩靠自觉。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从严治党就要执纪必严,体现纪律的严肃性。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要体现责任和担当,触犯了纪律就要及时处理,抓早抓小,决不能放任自流。
张德江3月8日下午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全国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3月9日,刘云山参加湖南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观念,特别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让纪律和规矩成为不可触碰的红线。要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遏制形形色色的潜规则、大大小小的关系网、“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要不断深化作风建设,加大治庸治懒力度,推动领导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点评:党员干部守纪律,必先讲规矩。纪律因其刚性约束力,是不可触碰的“红线”;规矩是软性限制力,是必须遵守的“底线”。讲规矩是守纪律的基础,二者往往一步之遥,是由此及彼,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逾越了规矩的“底线”,任其发展就会触碰纪律的“红线”。必须坚决纠正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违规行为现象的发生,防止其演变为更加严重的违纪问题,要形成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