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顶部

        聚焦一线

        繁花百酿出深山

        -- ——养蜂人张友明和他的甜蜜事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3日 【字体: 打印文章 编辑:秦辉

        巾口乡上畈村的老岭背,是一个地势较高的小山村,毗邻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永武高速穿境而过,境内绿野田畴,一望无际,白墙红瓦的小洋房错落其间,溪河漫布,阡陌纵横,好一处人间胜境!

        五月,群鸡在田野中觅食嬉戏,通村水泥路平坦整洁,两旁树木葱翠,山谷中溪涧流水声若有似无,虽然天气燥热,但绕过山路后,热气全无,红紫山花竞相绽放。

        步行大约一刻钟,老张右手指向一座较高的山,向阳斜坡被雪色覆盖,老张说,那是苦槠花,花期很长,有四五个月,刚好在蜜蜂采蜜的有效半径内。

        一路走,一路聊,老张对于山花的季节、花期及成蜜质量了熟于胸,哪些植物在哪里,开什么花,他都如数家珍。说话间,他跃上略微逼仄的山路,跟我们拉开了不近的距离。

        老张说,他时常来山上看蜂,既锻炼了身体,又丰富了生活,还赚钱。

        我笑着问,赚钱不应该放在第一位么?

        诚然,老一辈说,“家有几箱蜂,日子不会穷”。人要勤快,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这也是老张的信念所在。

        况且,艰苦的年月里,像蜂蜜这样的甜食是高级补品,太不易得。乡亲们都知道,蜂蜜滋阴养颜、润肺止咳、延缓衰老,老少皆宜,炖雪梨、银耳、红枣啥的,甘甜适口,让人身心愉悦。

        为了这份愉悦,老张一做就是三十年。

        老张说,养蜂是副业,是乐趣所在,也有更重要的意义。农作物授粉少不了蜜蜂,它们是农业增产增效的功臣之一,更好在不需要全天候出工,顺带做点别的,两不误——蜜蜂这种昆虫可好哩!

        老张就是这样,对于蜜蜂,他一路赞不绝口。

        老张本名张友明,并不太老,年届花甲而已,许多村民这样叫他,显得特别亲昵。巾口本地人,早过了奋斗打拼的年纪,老张却一如既往地闲不住,坐不住,天刚亮就起了床,心里装满了一天的计划。

        早在1985年,老张通过自学,在自家率先用起了沼气清洁能源,并在幸福公社(巾口乡前身)推广。2008年,他本人荣获全国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

        他说,闲不住就是一种习惯,自年轻的时候养成的。养蜂二十多年来,从黑丝变成白发,从儿女在身边到各自成家,就这个爱好没丢掉。

        起初,房前屋后放几箱蜂,是为了补贴家用,或者给孕妇老人吃,小孩子不容易吃到,有时馋得不行,趁大人不备,用手指蘸点蜜尝鲜都只能偷着乐,否则少不了一顿臭骂。

        而就是小时候的甜蜜记忆,让老张对蜜蜂这种小昆虫感兴趣起来。

        老张利用农闲时节琢磨养蜂,找行家讨教,行家未必愿意倾囊相授,那就自己趴在蜂箱前看个究竟,同时阅读相关书籍,收看电视节目,并结合实际不断摸索。

        2015年9月10日,老张和另外6人投入资金30万元,成立了365bet中文资讯网_365游戏中心正式版_365bet资讯端信海养蜂专业合作社,一群热爱甜蜜事业的人,因蜜蜂结缘走到了一起。

        近几年,规模扩大,蜂群增多,社员们不再满足于在房前屋后养蜂。在他的带领下,该合作社流转了上畈村深山区7.5亩山林,凭人力肩挑手提,将300箱蜂中的一大半运到了离屋场10多里的山林中。

        新的养蜂基地,名叫大丘田,原本是30年前村民耕种的山顶肥田,植被茂密,泉水丰沛。后经人承包种植了果树,却因经营不善最终放弃。几年前,老张看上了这块地,种上了果树、油茶和花木。在山顶平地上,他引入新品种并培育蜂王,繁殖中蜂、意大利蜂、黑卡蜂,不断扩大规模,为培育蜂王100多只,出售蜜蜂50余箱,年产蜂蜜3000公斤,总产值超过32万元,山场林地变成了乡亲们的聚宝盆。

        老张说,他只是蜜蜂的看护人,酿蜜工作还得感谢这些小昆虫。它们的巢穴密密麻麻,看似杂乱无序,但十分讲有组织,有纪律,角色分工一清二楚。一生短暂,却勤劳不休,酿得百花成蜜后,索取极少。在一个蜂箱中进出,它们会相互致意,飞去很远的地方采蜜,能利用太阳光谱辨别方向。这一切天生的优势,使他做这份甜蜜事业时,健在身体,甜在心灵。

        老张把蜜蜂安顿在大丘田,东至鸦雀山,西至红岩潭,南至庐山西海水边,北至大山顶,都处于5000米采蜜范围,蜜蜂在极佳的生态环境中来去自如,产出的蜂蜜绿色无污染,深受消费者欢迎。

        此外,大丘田有山有水,有树有泉,是乡村旅游的潜力开发地。下一步,他想争取更多资金和支持,为基地修通登山石子路和观景台,并开办“蜂家乐”农庄,让更多城里人能够享受原汁原味的甜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