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返回顶部

        聚焦一线

        【暖新闻 2018】点亮一盏一盏灯

        -- ——记第三届九江市“德艺双馨”教书育人楷模、鲁溪中学教师朱国兰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5日 【字体: 打印文章 编辑:罗卫

        上课中的朱国兰

        “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知道勤勤恳恳地工作。”这就是第三届九江市“德艺双馨”教书育人楷模、365bet中文资讯网_365游戏中心正式版_365bet资讯端鲁溪中学教师朱国兰最真实的人生写照。在校长的眼中,她是位勇挑重担、爱岗敬业的员工;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位谦让和悦、乐于助人的伙伴;在学生的眼中,她是位可亲可敬、谆谆善诱的引路人;在家长的眼中,她又是位诚实可信、尽职尽责的朋友。

        朱国兰1969年出生在365bet中文资讯网_365游戏中心正式版_365bet资讯端城的一个教师的家庭,1992年九江师专毕业后,怀着热情与梦想,来到70里外的“山背”山区农村——鲁溪镇荷洲村,当了一名乡村教师。26年的教育生涯,她始终将人生的理想寄托在山区农村的教育事业上,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工作,谱写了奉献的人生篇章。

        让每一个学生都温暖地成长

        “作为班主任,必须爱学生。”朱国兰说,“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他们才会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的快乐,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雨雪天气,学生鞋袜衣服打湿了,她便从家里拿来鞋袜衣服给学生换上。学生病了,她便随时送他们去医院就医,并一直陪伴到孩子的父母来替换。有的学生把一周的生活费都带在身上,经常会出现生活费丢失没有钱吃饭的情况,朱国兰每个周日晚上就坐在教室里,把学生的钱一一收集上来,登记在小本子上,学生需要时,再一一发还。

        “‘金凤凰’要爱,‘丑小鸭’也更要关爱”。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性格癖好、思想动态等等,朱国兰不仅做到勤家访,还一直坚持让学生写“周记”,倾吐心声,并逐个认真审阅。有的学生由于父母离异、或其它变故,缺乏关爱,心里自卑、敏感、多疑,学习没信心,朱国兰就像母亲般格外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感到温暖。她常说:“聪明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于是,她最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尤其善于表扬。

        在山区农村从教,最让人困扰的就是留守儿童,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疏于管教,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溺下,往往性情孤僻、或生性顽皮,在校不好好学习,节假日到处乱跑。学生小辉就是其中一个,到校后成天“骚扰”其他同学,不是吵架就是斗殴,朱国兰便总把他叫到一旁,轻言细语地跟他讲道理。她相信,孩子虽然顽皮,你只要深入他的内心,耐心跟他交流,孩子总会改变的。几次交谈,小辉果然规矩起来。小辉说:他每次犯错后,朱老师不但没责罚,反而轻言细语地劝导,让他十分感动,于是当众表示,再也不好意思“犯事”了。

        就这样,朱国兰总用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平等地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无论学困生还是留守儿童,都总是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和困难,找准人生目标,在学校里温暖地成长。

        让每一节课都出新精彩

        “让每一节课都出新精彩”,是朱国兰对课堂教学不懈的追求。

        从教26年,朱国兰一直任教两班英语。本来,她在师专学的是历史,可是参加工作后,学校却要她教英语。没办法,只能学起来。于是,她便自费买来了录播机和大学英语专业教材自学起来。课余、节假日时间全搭上,听录音、学教材、做练习,经常挑灯夜战。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出一年,她英语的教学成绩就脱颖而出,跃居学校中上游。

        随着多媒体、“班班通”逐渐走进课堂,朱国兰自费买来电脑,刻苦学习、钻研电脑应用技术。如今,她已熟练掌握应用声、文、图、视频并茂的课件制作和白板应用等多项农村远程教育技术。2015年,朱国兰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更是心系全校英语教学,带领全组积极开展教研,热心培养青年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刷新了学校英语教学成绩。

        工作中的朱国兰

        由于朱国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教学成绩一直很出色,在学校总是名列前茅。她指导的刘双双、刘娟、刘福艳、刘玲玲同学先后分别夺得九江市初中生英语能力测试一等奖;2014年中考,她班学生刘建海总分考得全县第三名;2017年中考,她任教的九(1)、九(4)两个班英语的平均分分别强居全县第三、第四。

        让每一段人生都闪光辉煌

        离开了县城的家,朱国兰就在荷洲中学安起了新家。从此,她基本上就以校为家了,并把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山区农村的教育事业上了。

        然而不久,“下海”、“改行”、“进城”等各种风潮便疾风暴雨般袭来。有些同事、同学奔赴沿海发达地区任教,工资提高了三倍;有些同事、同学下海经商,成了亿万富翁;有些同事、同学考上公务员,成了局长、处长;就是那些没下海也没改行的同事、同学,也都纷纷“选调”进了城。

        由于她教学的名气越来越大,2012年暑假,县城宁达中学的校长相中了她,诚心诚意地想聘请她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并任教英语。如果应聘,不仅能进城,而且收入也会翻两至三倍,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教师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朱国兰接连好几个晚上都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可是一想到鲁溪中学那群还没毕业的孩子,一想到那些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望子成龙成凤的山区老农,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便不禁油然而生。“不,不能离开鲁溪中学!”

        26年的教育生涯,朱国兰一直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每天早晨,她总是5点半就起床,赶到学校去管理学生起床、打扫卫生、晨练、早读;每天晚上,总是要过了10点以后才回家,到教室管理学生下晚自习、打扫卫生、关灯、关窗、关门,并赶到寝室清点人数,管理学生就寝;每天中午,她从未回住处午睡过,总是坐在教室里照看学生们看书、学习、午睡。困了,就伏在讲台上打个盹。

        26年扎根山区农村教坛,朱国兰诚诚恳恳,辛勤耕耘,终于“育得桃李满天下,结出硕果满庭芳”。她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2018年,朱国兰被评为九江市第三届十佳“德艺双馨”育人楷模。(通讯员 余锦标 余慧琳)